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进一步推动硕士研究生厚植“三农”情怀,促进服务基层生产实践能力提升,加强生产调研、产业规划和基层实务锻炼,深度服务武隆区乡镇产业发展,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至8月1日,组织由15名农业硕士研究生与10名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团队赴重庆市武隆区开展“向大山”基层实践暨“三下乡”活动。
实践过程中,先后为江口镇银厂村、沧沟乡青杠村、桐梓镇香树村、火炉镇鲁家岩村和土地乡沿河村的校级“农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”授牌,推动公司与武隆区在农业硕士培养上深度衔接,搭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平台。在为期8天的实践活动中,5个实践团队聚焦特色产业培育、农技推广瓶颈、基层治理效能等领域,走访调研5个乡镇的20余个行政村、100余农户,扎根田间地头、村前屋后、车间产线开展实践。通过密集走访农户、现场技术指导、亲身参与劳作,研究生们深化对国情农情的认识,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,在服务奉献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。
为各帮扶村建立的校级“农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”授牌
实践形成针对各乡镇产业现状的调研报告5份,柑橘、葡萄、李、脆桃等果树周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12套,羊肉、西瓜、茶叶、竹笋等农产品品牌打造及产品营销方案10份;确定甜龙笋采后保鲜技术、老鹰茶风味保持技术、南瓜贮藏技术、有机肥配方研发等联合攻关项目6项。
实践团队现场解决产业技术难题
在实践总结评比会上,各实践团队对本次实践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遴选出3个优秀实践团队。会上形成三个共识,一是进一步优化完善调研报告,为武隆区农业科技发展与5个乡镇的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;二是各实践团队尽快形成科研发展报告,切实将产业问题转化为科研项目,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直接支撑;三是总结凝练研究生专业实践典型案例,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,助力学校研究生教育形成特色。
实践活动总结评比会
本次专业实践活动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机制的生动体现。通过校地紧密合作,有效引导农业硕士研究生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,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、长才干。活动不仅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,更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政治站位、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,为培养造就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高层次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坚实根基。
撰稿:李强 审核:陈泽雄、姜玉松 照片:李强 发布:戴媛